译言:赖特式数字产品设计法

作者:Kent Eisenhuth, 翻译:吴瑞东

原文:http://www.smashingmagazine.com/2014/12/19/frank-lloyd-wright-approach-digital-design/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超前了他生活的时代一个世纪。他是先锋,是一个打破了那个时代传统的前卫建筑师。他对材料、形式、功能、空间和环境的观念催生了他标志性的作品。这些理念和原则至今仍被用于建筑设计,他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甚至在当今数字时代仍具非凡意义。

我从赖特的经典作品中得到了很多灵感。作为设计师,我们(特别在设计软件时)常被要求设计有五到十年生命周期的数字体验。五到十年对“数字”时代而言是漫长的时间,这让我陷入对未来的思考。今后几十年人们会用什么样的设备呢?未来25或50年我们会采用什么样的交互模式呢?

在他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赖特发展了一些可以启迪我们设计出更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数字体验的原则与理念。我将阐述赖特设计方法的六个主要方面,我们可将其应用于数字产品设计。他创造“新”建筑的努力,以及他对材料、布局、形式、功能以及整体-部件-环境关系的看法可以启发我们重新思考设计数字产品的方式,甚至把产品的媒介从数字推往新的、让人激动的范畴。

对新建筑的需求

我们永远不应为了求新求刺激把我们的设计搞得更复杂。事实上,赖特在设计建筑作品时并不鼓励这样做。在他为《建筑研究与建筑实务》(Studies and Executed Buildings)写的前言中说道:

     “我不相信任何为了装饰而做的装饰。除非装饰能让主题的表达更清晰,否则会让人不快,因为这些(无意义的装饰)让人无从理解。”

维多利亚时代及其轻浮的设计

赖特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顶峰开始了他的建筑生涯。在那个时代,主流美国建筑师信奉欧洲经典学术传统。维多利亚式房屋不仅是住所,同样是地位的标志,即个人财富的陈列室。这种房屋由装饰堆砌而成,许多小房间设计时根本没考虑到功能。

用赖特的话讲,“大家似乎渴望建一座张牙舞爪的房子,以便让自己看起来比邻居更牛。”此外,赖特认为这种建筑没什么想象力,一个建筑师能简简单单地从图册里选一个样式然后“为女士安置一扇凸窗。”

新建筑的黎明

贯穿19世纪80及90年代,赖特确定了新建筑的需求。19-20世纪之交,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他抛弃了那个时代肤浅的维多利亚式传统,引领了新的美国建筑运动——草原学派。根据该学派的思想,每座建筑都有特定的功能,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心规划,以便能服务建筑的功能。这些细节将定义结构的美学风格。

功能驱动形式的一个例子是赖特设计的弗雷德里克·C·罗比住宅(Frederick C. Robie House)。这座私人住宅的显著特点是夸张的屋檐和悬臂屋顶。悬臂屋顶决定了这座建筑的美感,而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炎热的中西部夏天为住宅主要区域提供阴凉。与此同时,在频繁的强风暴以及其他恶劣天气中,它给人带来一种庇护所的感觉。

具有功能的细节

当赖特在当时极易发生火灾的东京设计帝国饭店(Imperial Hotel in Tokyo)的时候,他将一座座可以当作灭火水源的倒影池设计在内。这些水池不仅带来美感,更实现了重要的功能。

作为设计师,我们为用户带来实现需求过程中美好、迷人而又可用的体验,进而服务于更大的愿景。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设计复杂化,同样我们也不应该为了“潮”而套用视觉样式。毕竟我们的主业不是在设计师同事前炫技。我们做的每一个设计决策都应该服务于一个目标,这些目标支撑着原本的用户体验需求和业务目标。

材料

理解材料的本质

赖特对他使用的材料深思熟虑。他依据材料自身的强度和特性选择材料。如玻璃可以让光线通过,水泥是可以被浇注的流体,砖块和石头都是固体。他不满其他建筑师对待材料的方式。他们无视材料各自的特性,无差别地使用材料。赖特觉得最好让材料以自然的形态存在,而不在表层对他们进行修饰。拿木材来说,它有天然的色泽和纹理。坚硬而又灵活。喷涂或雕刻一块木料就不尊重它天然、单纯的品质了,这会被赖特视为非必须设计的例子。

组合材料

赖特对材料的深入理解让他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时候游刃有余。在设计威斯康辛州拉辛市约翰逊·瓦克斯行政大楼(Johnson Wax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in Racine, Wisconsin)的时候,他创新地运用了材料的组合。这个项目的目标之一是增加整个建筑的通行能力以及个体在其中的行动自由度。赖特用巨大的开放布局创造了一个由松林般立柱群支撑的、沉浸在自然光中的封闭环境。

赖特的立柱林由狭窄的底座和宽大的顶部构成,看起来就像克服了地心引力。持怀疑态度的工程师认为这个设计会失败。赖特对材料及其特性的深刻领悟让他在不牺牲通行能力及布局开放性的同时让它们结构上可行。从硬件角度讲,这座办公楼革命性的设计让员工效率提高了25%

技术:设计师的材料库

在我们的数字世界,不同的设备包含各种技术和功能的组合。我们可以像赖特使用材料创造伟大建筑那样把这些技术应用到我们的设计工作中。让我们把一个设备采用的各种技术看作我们设计数字产品的“建材”吧。就目前而言,一件设备可能有屏幕、加速度计、震动电机、摄像头,NFC及GPS。就像木材有天然的纹理,坚硬而又灵活,震动电机可以用不同频率的震动提供反馈。而加速度计可以捕捉突然的运动。

在许多数字产品设计的案例中,屏幕被当成了万金油,就像赖特同时代的人乱用建材一样被滥用。如果我们能跳出屏幕的束缚思考问题,就有机会利用这些技术或者“材料”的天然特性创造引人入胜、让人沉醉、超越最初商业目标和需求的体验。

就像赖特设计约翰逊·瓦克斯大楼那样,我们智慧、创新地组合材料以得到更佳的设计方案。一个不错的例子是Cycloramic。它可以在无手持的情况下拍摄360°全景照片。它是这样做到的:首先需要让iPhone 5依靠扁平底端站立起来,震动电机产生震动让手机转动(译注:更准确地说可能是震动电机产生的扭力),与此同时摄像头捕捉周遭画面,最终完成一幅完美的全景照片。

它为没法自主站立的圆边iPhone 6提供的使用方案更为创新。应用的作者使用了额外的材料作为手机的支架——iPhone自带充电插头。

优秀的应用会充分利用设备的技术资源。新面世的苹果手表将带来应用市场一个全新的淘金潮。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业主们,各家公司会为了攀比而开发手表应用。这些应用可能连功能都没有定义清楚。成功、设计优良的应用会充分利用手表的核心技术,比如触感引擎、NFC读卡器、心率监测器以及输入表冠。你会怎样利用设计目标设备可用的技术呢?

布局与形式

为大众设计的自由开放布局

不像维多利亚时代的那些前辈,赖特的草原住宅由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的开放布局构成。赖特相信应该创造灵活、多用途的空间,而不是传统的房间。这些开放的空间与风景被小心地设计,以恰当容纳住宅内外人们的活动。这样做的成果是住户在住宅内活动更通畅。屋内空间被这样设计以便光与空气可以在整个结构中散布。不同的区域由“屏风”而不是刚性墙体分割。这些屏风由各种物体构成,从家具(就像罗比住宅(Robie House)里那样)到连续的窗户。

赖特觉得消除四四方方的房间使得他可以让整个空间更有人性,结构上腾出更多空间用于起居。在一次接受麦克·华莱士(Mike Wallace)的采访中,他说曾收到客户们写给他的信,表明这一设计思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作为设计师,我们能从赖特的布局原则中发现灵感。我们遵守的基本布局原则,如层级、对比、平衡、对阅读方向的考虑,除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赖特对形式和布局的观点中获得灵感,将设计工作向新的方向推进。屏幕是任由我们使用的最流行的技术(或者用赖特的术语说,“材料”),通常并未发挥最大的效用。

信息填鸭:不该做的事

随着大众可用的信息越来越多,用户可以通过网站和软件获取各种信息。正因如此,我们倾向把信息强行塞进设计,最终设计了更多的组件、面板,甚至界面。增加更多的界面元素给信息架构以及搜索性能带来人为的负担。这种设计模式体现在许多应用的冗余导航层级上。一些设计的导航面板甚至比内容还占空间。这就是数字版本的四方、封闭的维多利亚式住宅布局。

我们可以让屏幕变得更高,但那样只会默许项目干系人继续增加内容,而这是引发初始问题的源头。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屏幕的天然特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确保任何新增的功能或内容满足已被确认的用户体验需求或者商业目标;然后,我们会评估它如何从全局层面上融入我们的设计。

将赖特的理念应用到数字产品设计中

我们用于设计的画布并不受屏幕的物理约束,也不应局限为设备屏幕下的一个平面。屏幕可以看作通向我们真实立体世界延展部分的视窗。这个虚拟空间和启发了赖特早期作品的草原景观一样广阔。

就像赖特作品里的房间,我们应该把内容组织成可以让它自然流淌形式,进而变得更容易快速获取。我们在这个广阔的虚拟空间里有多个维度可用。这为信息存储开辟了新空间。对内容以及总体形式的安排不应该随意而为。最终的形式应该单纯由内容的性质决定,如先前所述,不是为了耍酷而设计。

SpaceX创造了一套设计火箭零件的工具。正如你想象的,火箭引擎由复杂的零件构成,它们都需要设计以及调校。

就像前面展示的交互草图那样,这个界面本可能被菜单、选项、设置挤成一团。而在SpaceX这个界面中,相关信息只在特定引擎零件被聚焦的时候展示。界面的布局及样式由当前工程师正在设计的模型衍生而来。如同草原住宅的开放景观,界面的展示及隐藏规则、设计工具的开放布局让工程师在匆忙之中可以游刃有余地拖动画板进行引擎的设计。这是关于如何用简单明了、直觉的形式组织复杂信息的绝佳案例。

除此以外,Leap Motion的控制器被选作输入工具。这项技术让操作体验更加自然流畅,使得工程师可以用他们的双手构建引擎。在这个案例中,不仅软件的形式符合赖特的原则,它还是合理使用材料的优秀案例,顺带一提,这套设计是恰当而非过分的。

形式与功能统一

赖特的建筑形式

赖特的导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因其文章《艺术思考下的高层办公楼》(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中的“形式永远追随功能”(Form ever follows function)而扬名。换句话说,建筑的形式应该由建造它的动机决定。这种观点的出现已经有段时间了,事实上它是从罗马帝国早期的建筑与工程师马科斯·维特鲁威·保罗(Marcus Vitruvius Pollo)的理想衍生而来的,他著有《建筑书》(De architectura)(译注:英文出版名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即《建筑十书》)。

赖特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其表述为“形式与功能应该从精神上合一”(Form and function should be one joined in spiritual union.)这种表述给他的设计决策带来更多自由度。

草原住宅的造型由它的目标驱动——在严酷的中西部草原里提供一个私密但又开放的庇护所。为了实现私密和舒适的感觉,空间结构被降到人的尺度。天花板和屋顶的高度被拉低。主要的房间被安置在一块厚混凝土板上,从而与潮湿阴冷的草原地面隔开。正如前面提到的,屋顶被设计成夸张的悬挑结构以提供阴凉,与此同时,整齐划一的数排窗户被设计成悬挂结构,以最大化主起居室的自然采光。卧室及储物间则被次要考虑,被安排在上面一层。厨房及储物区因为功能的需要,与主区域相邻。主区域通常视野开阔。这座住宅通常呈现L或十字交叉的造型。

内容、形式、界面合一

除了上面提过与形式相关的原则,我们能进一步简化我们的设计工作,通过紧密的组合让内容、形式与界面融为一体。如今,内容及界面通常共存,某些情况下两者之间会有冲突。同时还要兼顾可用性。界面永远都应清楚明白。逻辑连贯的界面形式能让用户脑海中生成一张清晰的内容认知图。对自然流畅的体验来说,信息应该可以通过连贯的交互模型获取。

形式与功能在Nest自主学习恒温器的设计中结合得恰到好处。设计师将产品的柱状实体形态本身作为用户界面,而不是把界面控件都塞进屏幕。旋转Nest的外圈可以控制温度及其他功能。恒温器的传感器阵列会去学习用户的喜好,根据当前时刻、有人与否、设置历史自动设定温度。通过采用其他技术及材料,本会拥挤的界面得以简化。关联性是造型的焦点,它与产品的设计、交互无缝地整合在一起。恒温器的形态让人回忆起过去的电话拨号盘,它堪称内容、形式与界面统一的优秀案例。

根据内容的形态创建信息的物理层或许比较合适。物理层的信息能通过状态的变化感知,比如动画、缩放、平移,进而以更优的形式引导用户。这样用户能更容易感知他们在交互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如果要设计手势界面,交互同样应该遵循类似的规则。

谷歌街景地图是另一个形式与功能合理组织的产品。这款应用可以让用户从街道的视角探索城市。它呈现出你当前探索城市的样貌。你可以通过点击道路与建筑在地图中游览。这使得它没有专门的导航控件,内容本身就是界面。动画和缩放进一步从整体形式上引导我们。

最后,Clear同样无缝整合了形式与功能。这款应用分层的设计让用户可以在页面间轻松跳转。色彩与动画被用来表示信息层间的切换。同样,Clear也是转场技巧以及内容、形式、界面整合能被用来创造更自然的体验的绝佳案例。那么,在你下一个设计项目中你会怎样整合形式与功能呢?

整体与局部

赖特觉得所有的局部空间(包括房间、区域、室内及户外,还有周围的环境)都与房屋整体有关,反之亦然。结构、场地、材料、时间、环境都应该统筹考虑。赖特认为访客应该在进入建筑物内部之前开始欣赏它。正因如此,赖特作品的入口通常比较隐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接近建筑,就是在远没抵达入口之前,已被建筑拥抱(To approach the building was to be embraced by it long before one reached the entrance)”。这样当访客进入建筑内部时,能更好地理解建筑本身。这适用于他的住宅及体量更大的项目。比如约翰逊·瓦克斯的职员需要开着车绕着建筑跑一圈,再穿过停车场才到达主入口。

让用户见著知微

今天,我们通过亲和图以及站点地图来可视化地组织信息。这些工具使得我们可以对信息片段进行分类,并梳理他们的关系。当我们给信息赋以形式的时候,能通过这些神器发现一些线索。就像赖特那样,如果我们让用户先了解全局,再让他们深入到内容,效果可能会更好。这种最初的全局视角可以为用户带来额外的上下文信息,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内在的关联。

视觉同义词典(Visual Thesaurus,后简称VT)以焦点词汇为中心排布同义词簇。它预先展示完整的视图。就像亲和图里的那样,相关联的同义词围绕在被搜索词汇周围,形成同义词簇。颜色被用来表现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之间的差异。这样,我们得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信息并采取行动(具体到VT的使用场景,就是选择最合适的同义词)。如同赖特的建筑,VT让你在深入某个同义词之前对相关同义词的全貌有个感受。顺便一提,VT的设计同样契合了赖特形式与功能的理念,同义词网络的设计将内容与界面融为一体。

如果你要追随赖特形式与功能的理念,那么在用户深入详情之前给他们留片刻时间,让他们对整体结构有个大概的了解也是没坏处的。取决于你设计的目标,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大框架下展示信息片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内容。

环境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赖特有句名言:“房屋不应该永远存在于山或其他任何地方之上。它应该是山的一部分、归属于山。山和房屋应该和谐共生。(No house should ever be on a hill or on anything. It should be of the hill. Belonging to it. Hill and house should live together, each the happier for the other.)”赖特精心地设计建筑作品,使之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他将这一设计哲学应用到所有作品中。流水别墅是教科书级的代表。它的悬臂结构映衬着房屋下瀑布流经的岩层。

赖特喜欢融合房屋的内外空间。光幕及玻璃墙将流水别墅居住空间包裹起来的同时,将室外的景观映入室内。而出挑的屋檐及阴影中的悬臂又把室内空间推出户外。他建筑那低卧的姿态使得它们看起来仿佛根植于大地。长而低的水平线则隐喻地平线。

数码设备是设计师的工地

认真思考你要为之设计的设备。除了最大化利用它们的技术特性,你同样可以思考它们的物理构造和观感。把这些设备看作你设计的应用将要驻存的地块。如果你遵从这一原则,那么应用和设备应该完美协同。设备及应用应该和谐共生。

在功能层面上,这将深刻影响交互模型。就目前而言,设备的形状及持握方式将决定用户如何与之交互。对一部手机而言,你或许希望把导航控件置于拇指可及的范围。对设备的考虑同样会影响你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决策。几年前,拟物设计正当时,iPhone那时髦、充满未来感的工业设计与其复古、拟物感十足的界面搭配,违和感十足。

再提一遍,Nest是软硬件完美协同的优秀案例。公司既设计用户界面又设计硬件不会有坏处。 想想你下一个设计项目对应的硬件设备吧,这会影响你的设计。

总结

赖特是真正的先锋。他是一位前卫建筑师,他的理念成就了近一个世纪后的一件件建筑大作。作为设计师,我们可以从他的建筑哲学中获得启迪。如同他的建筑作品,我们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有意义。我们必须考虑我们所用材料与技术的特性,并且思考如何通过最大化他们的自身特性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如果我们采纳赖特关于形式与功能的观点,那么我们能通过将内容、形式、界面合一来简化交互模型。我们同样应该思考设计的每个部分,以及它对整体的贡献。最后,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创造和谐的软硬件关系。在我们每天日常遵从的基本设计原则之外,赖特的这些理念会把我们的工作向新的、令人激动的方向推进。

文献参考:

•“Designing Life: Frank Lloyd Wright, Architect,” Keith Gaff, Design Thinking @ Haas

Drawings and Plans of Frank Lloyd Wright: The Early Period (1893-1909), Frank Lloyd Wright
• “Frank Lloyd Wright: The Prairie Styl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Westcott Center for Architecture + Design
In the Nature of Materials: The Buildings of Frank Lloyd Wright 1887 – 1941, Henry-Russell Hitchcock
• “Frank Lloyd Wright and the Principles of Organic Architecture,” Kimberly Elman, The Legacy of Frank Lloyd Wright
Understanding Frank Lloyd Wright’s Architecture, Donald Hoffmann


关于作者:

Kent Eisenhuth

Kent在用户体验行业有近十年工作经验。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解决复杂商用及消费级产品的设计问题。Kent擅长UI设计、交互设计以及数据可视化。他的文章多次刊登于包括Fast Company、Smashing Magazine、UXmatters在内的媒体。与此同时,他与费城的学术圈颇有联系。他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交互设计。Kent出席过IxDA交互设计等国际会议,是大费城地区多所大学的客座讲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