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用上智能手机,发现手机的续航能力确实是个问题,于是考虑收一块移动电源。
面对市面上不计其数的电源产品,怎么选择呢?我梳理了我的需求,列出如下标准:
- 安全可靠:如果不安全,其他什么都不用看;
- 场景适应:产品的设计应该可以和谐融入使用场景;
- 造型美观:产品能给生活增添一份美感。
就安全可靠而言,市面上绝大部分品牌产品,只要电芯可靠、在正常品控下,质量安全是可以保证的。从流程上讲,这其实是挑选的最后一步,因为你很难在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情况下调查某款产品的安全性,而我调查安全性的办法也很简单——先搜“XX电源爆炸”这样的新闻,再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搜相关个案(厂商可以对新闻网站做公关工作,但对数量庞大的消费个体而言,口碑很难被“公关”)。
经过一阵筛选,选择对象收窄到两个:小米移动电源、乐泡“钧”移动电源。
先来看小米电源,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款产品会联想到多年前苹果出品的iPod Shuffle 2代。造型简洁干脆,CNC切割一体成型铝合金外壳看起来质感也相当不错,10400mAh的大牌电芯,只要69元,的确很有竞争力。
我差点就下单了。
同事先我入了一块小米电源,我拿手里玩了一阵,立马放弃购买的想法了,为什么?造型不好看?工艺不到位?都不是。
在我把玩的时候,得到了两个信息:1.这玩意密度很大,很沉;2.它的边角没有经过打磨,比较锐利,有点割手。再回到前面的第二条标准——场景适应,大家想想我们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移动电源,就我而言,一般不会在室内使用移动电源,因为室内一般会有充电插座,这么一说,移动电源的主要使用场景就是在户外了,再进一步,想想我们在户外会怎么用移动电源?就我而言,有两种:1.不用手机的时候,把手机连上电源,放背包里充电;2.边充电边用手机,这个时候电源可能放在包里,也可能放在口袋里。那么我把玩它得到的两个信息——『重』、『锐利』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如果把这样一个电源放在包里,我会担心在背包行走甚至奔跑过程中包里面其他与电源接触的物品会被割伤,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把手机、平板电脑的屏幕冲碎;就场景2而言,如果我把这块电源放口袋里,较大的质量和锐利的边缘可能会割开我的衣服,甚至割伤自己。
小米可能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同事同时收到了一个橡胶保护套,很显然保护的重点对象是跟电源接触的人和物。
反观苹果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设计,而小米电源用就会有有问题呢?这还要牵扯到“使用场景”这个评判标准:iPod Shuffle本身质轻、超薄,边锋也经过打磨处理,边缘成角的中间线正常情况下与接触面的迎角不会到90度,在这个角度下应力(工程力学术语,通俗地说就是“压强”)最大;而小米电源厚度较大,边缘成角中间线很容易与接触面达成90度迎角,再加上锋利未经处理的边缘,很容易对接触面造成伤害。
简而言之,在这样的产品使用场景中,工业设计最重要的是移动性。
说完小米电源,再来看看乐泡的“钧”。据报道乐泡之所以被创立,是因为创始人找不到一款符合自己审美的电源,狗血又真实的剧情。这样一个以创意和设计人员主导的企业出品的电源果然跟其他工程师、市场人员主导企业的产品不一样。产品的体验从下单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下单、快递抵达上海、开始投递,每一个关键流程的启动都有话术精心设计的短信发送到我手机上,提示当前的物流状态,这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属于KANO模型中所说的超出预期的体验吧。
快递到手,拆解开始,又是一种别样的体验——用心设计的包装既美观有趣,又能很好地保护产品。
看到有MUNA DESIGN的印记,但没有搜到相关设计机构的确切信息,以前也没有听说过,有了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里分享一下哦。
造型圆润,手感极佳,材质感觉起来像硬化的橡皮。
从这张图中可以依稀看到分模线,打磨的工序还有改进的空间。
这款产品的英文名叫”U-Stone”,确实像块卵石。
电源接口,同时也是线缆的收纳空间,在我拿到的电源这个部分是有些灰尘的,不知道是哪个环节造成的污染,这算是整个体验的一个遗憾吧,如果不能保证装配流程的洁净,最后装箱之前应该加个清洁岗,相信乐泡的目标用户很多人会care这些灰尘的。
再用上述检验小米电源的场景检验乐泡,你会发现乐泡的造型是可以完美适应那些场景的。如此而言,乐泡“钧”拿红点奖是实至名归,三到四倍于小米电源的价格也是物有所值。https://catalium.net//wp-content/uploads/2018/08/